您好,欢迎来到车之旅! 高级搜索|网站地图|TAG标签RSS订阅|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商家入驻:4000-888-943
主页 自驾游 跟团游 线路 推荐 召集 游记 汽车 旅游 酒店 社区
当前位置:首页 -> -> 恩施市 -> 恩施游记

春游石柱观

2011-03-15 15:23:39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976次 评论:0
石柱观就像它的名字一样,坐落在一座独峰之上,依山而建,依势而立,足见设计者的独到匠心。山峰下是盆地,四周群山环抱,凸显了道观的中心位置。沿路而行,拾梯而上,只见峰崖陡峭,溶洞玲珑,峰上古树苍天,野藤缠绕,苔藓斑驳,有曲径通幽、人间仙境的感觉。

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我们在当地一位老师的陪同下,来到建始高坪,从这里出发到望坪游览了石柱观。

石柱观就像它的名字一样,坐落在一座独峰之上,依山而建,依势而立,足见设计者的独到匠心。山峰下是盆地,四周群山环抱,凸显了道观的中心位置。沿路而行,拾梯而上,只见峰崖陡峭,溶洞玲珑,峰上古树苍天,野藤缠绕,苔藓斑驳,有曲径通幽、人间仙境的感觉。爬上山顶,葱茏树阴掩映之下的六角重檐亭阁展现在眼前,古朴庄重的观门阶梯朝我们敞开,透出道教圣地的气派。

听春老师介绍,此道观修建于明嘉靖年间,后几经毁建,现存建筑为清代乾隆元年(1736)重建,香火袅娜了400多年。虽然年代久远,但道观的原貌建筑结构依稀可见,主体墙房、前堂后殿保存完整。抚摸着那一砖一石,恍若心灵在与历史的时空接轨,感受着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的余温。站在高处眺望,石峰下望坪村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,好不惬意。

正是阳春三月的气候,桃花梨花竞相开放,峰上峰下春意盎然。也许是植被茂盛和季节变暖的缘故,这里鸟儿甚多。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树林里嬉戏追逐,婉转啼鸣。其中尤为吉祥鸟喜鹊居多,它们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,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。在蓝天的映照下,它们黑白相间的羽翅显得格外分明。峰下的一块如镜的池塘里,也有白鹭在这里觅食,水面上荡起一阵阵涟漪。田野里,泛起一道道新绿,有农人在耕作。附近学校教室里,传来一阵阵琅琅读书声,与道观形成一片和谐的气氛。

石柱观的半山腰巨石上有一个米窝和一个水窝,窝里盛着一个古老的传说。在很久以前,据说那米窝每天都会冒出米来,水窝每天都冒出水来,刚好供观里的道人吃喝。后来,老道人去世了,来了一位年轻的道人。他很贪心,请来了工匠将米窝凿大,想多存些米带回家去。结果米窝大了,米却没有了。这个故事告诉了“知足”、“适可而止”的道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。

道观是道教文化的标志。凡是以观命名的名胜古迹,大多同道教有着渊源。古代先民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总是依附着某种神学的精神寄托。据春老师介绍说,在好多年前,相传起因是一樵夫上蟋龙山打柴,拾到有峨嵋二字的残钟半截,疑是四川峨嵋山神仙降灵,消息传开后,四方百姓相邀在山顶修建了石柱观。道教何时传入恩施尤其是怎么传入这个僻远的山村的,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,不过在恩施境内以观命名的名胜古迹,也只有建始城区的朝阳观和望坪的石柱观。因为这个缘故,石柱观被历史学家所关注,也成了高坪的一道旅游景观。

道教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,就是因为它的主张附和人们热爱和平、向往自由的美好愿望。这种文化思想在石柱观也得到充分体现。我们在山下石碑上看到这样一副对联,“路长似龙曲安详折安详上下二百三十八步步步曲折安祥,功大如山福无疆寿无疆远近二百四十一人人人福寿无疆”,横批是“万古流传”。这副对联写出了修建石柱观的艰辛,以及人们祈福求取平安的心愿。

石柱观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,具有雄、奇、幽、秀之美,不仅是旅游的好去处,也是我们进行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载体。在我们离开石柱观的时候,望坪小学的老师正带领着学生来到了这里给孩子们实地教学,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。孩子们的笑声在蓝天中飞扬,让我们的遐想不断,随着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,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石柱观会更靓,高坪会更美。

Tags:春游石柱观责任编辑:编辑航
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
上一篇舍米湖摆手堂 土家族舞堂的古老圣.. 下一篇江桥夜色话恩施

客服电话

4000-888-943

7*24小时客户服务

155275755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