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览廪君祠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祠前的两尊坐骑石雕,传递着一种凝固的坚韧质感,表达廪君率巴人迁徙之旅的勇气和艰辛。栏板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白虎和象形虎字,栩栩如生,这是廪君祠的标志性图案。
游览廪君祠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祠前的两尊坐骑石雕,传递着一种凝固的坚韧质感,表达廪君率巴人迁徙之旅的勇气和艰辛。栏板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白虎和象形虎字,栩栩如生,这是廪君祠的标志性图案。
第一进是门殿,是守护廪君祠的执事房。第二进是慎终追远殿,一组组生动的图画,再现了廪君的生平业绩,《掷剑比武》、《泥船争命》、《射杀盐阳》、《君乎夷城》,讲的正是廪君毅然走出古老洞穴,和其他部落携手共进,精诚团结,沿古清江迁徙而上,到现在的恩施州府区域围城建制的故事,为后裔标立了拓荒、圈地、立家、围城、建政、成制、协作、生存的人文思想,开创了后裔积极的发展之道。匾牌“慎终追远”4个大字,表达了土家人对先祖的寻根溯源之情。
第二进左侧是德济殿,供奉的是盐水女神。但见女神上身赤裸,腰束草叶,体如浴后,唇露笑意,性野无邪,长发飘飘,形同飞行,意欲歌舞,与一般正襟危坐的塑像迥然不同。正是这样一位美丽女性,捕鱼熬盐,无私献情,广施济世,积功厚德,为后人所追忆,是世人心中的“土家观世音”。土家民间歌谣唱道:“太阳歇得么?歇得。月亮歇得么?歇得。女人歇得么?歇———不———得———女人歇了,娃娃就没有饭吃;女人歇了,日子也就歇了……”简单的语言,深刻的含义,表达的正是对女神这种母性的崇敬。
第三进是主殿,即廪君殿,殿堂正中供奉的就是廪君巴务相的塑像,匾牌“祖德长昭”4个大字,表达后代对先祖的崇敬难忘之情。廪君在世人的心中,并非仅仅敬仰他封疆为君,威震四方,更重要的是给巴人开创了相对的平安盛世,是土家人心中的不祧之祖。两侧供奉着另外四姓的头领,他们是辅佐巴务相君乎夷城的副将,随廪君共创巴国基业,立下显赫功勋。左边为向将军和覃将军,向将军又名开路将军,覃将军又名“毛古斯”将军。他们虽为大将军,其实并未大规模征战,因为当时在迁徙的过程中,并无血腥侵占。洪荒之中,迁徙队伍前行,主要是需要前方有人探路,后方有人给粮,方保前行大军不为地理环境和饥饿所困。向将军率先前征,披荆斩棘,涉河探足,挽草为记,为后面的队伍指引方向,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开路将军。在土家族的傩戏中,“开路神将”中不乏向将军的影踪。覃将军是专司粮草的将军,后人又尊称他为“毛古斯”将军,即他是稻谷神的化身,民间传说他在迁徙大军饥饿难耐的时候,长跪淤泥之中,大雨如注,不为所动,喃喃祈祷数天之久,以真诚感动了上苍,赐予他几株神草,落于水中,便遍地生根,满结稻谷,巴人一片欢呼,在饱食之余,存留谷种,延续至今。右侧是樊将军和郑将军。樊将军精于算计,相当于后来的军机大臣,他紧随廪君左右,出谋划策,忠心耿耿,用远古的巫术思想,神化廪君的力量,激励迁徙大军的意志,起到了统一迁徙大军思想的重要作用。郑将军则直接统辖五姓迁徙队伍的日常事务,编队分列,令行禁止,有序前行,直到现在的恩施州城区域。他们功不可没。游客如祈求成就事业,或敬祖还愿,可在廪君殿祭拜、敬香,以表真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