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车之旅! 高级搜索|网站地图|TAG标签RSS订阅|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商家入驻:4000-888-943
主页 自驾游 跟团游 线路 推荐 召集 游记 汽车 旅游 酒店 社区
当前位置:首页 -> -> 恩施市 -> 恩施游记

古银杏之乡的故事

2011-03-15 16:10:50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1432次 评论:0

白果树,白果丫,白果树下有人家,妹妹出门插鲜花,哥哥出门骑白马,高门大户好人家。

深秋时节来到巴东县清太坪镇,漫步在乡间小道上,金黄色的银杏落叶俯首可拾,村村寨寨,千年古银杏随处可见。一位当地老汉自豪地对记者说,全镇有30年以上的挂果银杏树3245株,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有220株。

有关银杏树的传说美丽而凄婉,在清太坪镇老百姓中广为流传。

在清太坪镇白沙坪村,有一棵被命名为“清太1号”的古银杏树。树的主人黄恩云快90岁了,却依然硬朗健谈。黄恩云介绍说,清太1号已有5000多年历史了,相传是黄氏先祖“落业公公”所栽。树状如蘑菇,丛生9株,胸围21米(含丛生株),高近30米,冠幅350平方米,年产籽500公斤。主树干曾被雷电高位击断,树中空,可容纳30余人。据说鸦片战争时期,乡民为避禁烟官吏,藏在其中打牌吸鸦片,不慎失火,致树倒。在大跃进大办钢铁的年代,这里最大的一棵古银杏树被砍伐,做了高炉的风箱。“可惜,那是祖宗栽的树啊!”老人喟然长叹,泪光闪现。9根丛生树如今已是古意盎然,并围成天然栅栏,大集体年代,生产队常把耕牛关在其中。

该镇史家村三组有一丛银杏树,共12棵,被命名为“清太40号”,当地人更习惯称之为“十二姊妹”。据说这里出过一个朝廷命官,名叫向应通,官居二品,被载入《中国名人大辞典》。记者寻到向应通坟前,见墓碑上赫然写着:“向应通,字运之,自明到清阅历四朝,寿亡于82岁,扰乱反治衔二品官禄”。“只有风水宝地才长银杏树。”这里的人们都相信这一说法。于是,村民的房前屋后,死者的墓前坟后,银杏树随处可见。

清太坪镇最大的银杏树也是恩施州最大的银杏树在桥河村八组,这里小地名叫白果树坪。据说这棵树龄在万年以上,树的胸围20余米,树高40余米,冠幅580平方米,年产籽600公斤左右,被命名为“清太5号”,又叫“状元树”,更是谭氏家族的“祖坟树”。树无主,为邻近谭氏居民共有,每年所产果实均分。相传元末明初,陈友谅进兵今安徽凤阳,杀掉了知府谭舜禹,谭舜禹小妾佘氏时已身怀六甲,率兵逃到一个叫“响洞”的岩洞里,在洞中潜行七日七夜,至出口见绝壁万仞,正绝望时,见一老鹰盘旋,久久不去。遂许愿说,若天不灭我,老鹰啊,你就带我走吧……于是闭眼纵身跳下,只觉风声呼呼,睁眼时已降至一棵大银杏树下。于是佘氏在树下搭棚而居,后生一子,取名谭天飞,后谭天飞又生八子,谭氏自此人丁兴旺。佘氏死后被尊为“佘氏婆婆”,老鹰被尊为“鹰氏公公”,银杏树下至今古墓犹存。

“白果树,白果丫,白果树下有人家,妹妹出门插鲜花,哥哥出门骑白马,高门大户好人家。”古老而朴素的歌谣中,无不饱含着土家儿女对白果树深深的敬畏与盈盈的爱意,更展示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憧憬。传说已远,新的故事又在古银杏群落之乡演绎着。

Tags:责任编辑:编辑航
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
上一篇恩施土司城人文胜览之九进堂详解 下一篇金果坪,红色旅游正当时

客服电话

4000-888-943

7*24小时客户服务

15527575559